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在《西游记》中有被大家所熟知“悟空三借芭蕉扇” 的经典场景,其曰“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山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山海经》中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又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能源世界里,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每一项也离不开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我们的一切。
50年代初的一个清晨,新疆准格尔盆地的戈壁滩上寒风凛冽,裹着厚重羊皮袄的维吾尔族老汉赛里木,呵着白气钻出低矮的地窝子。
自然界中的锶循环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包含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锶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圈层中,比如在岩石、土壤、河流湖泊以及海水中。
在浙江武义的连绵的群山下,埋藏着一种五彩斑斓的矿石——萤石,当地人称之为"会发光的石头",当阳光洒落,其中一些晶石便折射出梦幻般的紫色、绿色或蓝色等炫丽色彩。
钨是一种宝贵的稀有金属,人们对钨的认识还是从灯泡里的钨丝开始,其实它已经以各种形式影响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素有“工业牙齿”之称。
武夷山位于江西东南部与福建西北部的赣闽交界处,山体呈北北东向蜿蜒550余公里,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江西最长、福建最高的山,是长江和闽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是我国内陆华东地区最高的山峰,堪称“东南第一峰”、“华东屋脊”、“武夷支柱”等。
在我国大陆版图的正中央,自西向东矗立着一座巍峨而壮丽的山脉,这就是秦岭,秦岭中段还有一个诗意又传奇的名字——终南山,2009年终南山以其神奇且独特的自然山水登上了世界的舞台,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首家世界地质公园。
站在牯岭镇那古朴老街上,风裹挟着云雾,从五老峰方向汹涌扑来,这股潮湿凉意,丝丝缕缕钻进衣领,竟带着股远古神秘气息,让人忍不住打个哆嗦,脚下这片土地,谁能想到,竟是地球体验二十多亿年,精心“雕琢”出的瑰宝。
近日,由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承担的“河北省平泉市党坝镇南杖子村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野外验收,获批“优秀”等次。
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祁曼塔格山与阿哈提山交会处的山麓洪积扇上,艾肯泉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源于其在蒙古语里“艾肯”代表着“可怕”的意思。
什么是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即赋存在岩土孔隙、裂隙、岩溶溶洞中,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运动的地下水。
各位朋友好!我是朱教君,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交流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并且分享一些我们在森林生态研究中的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人类就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
提及数亿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脑海中最先闪现的大多是电影《侏罗纪世界》和《冰河世纪》,里面展现了曾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恐龙和遍地冰川覆盖的冰雪世界,不但有伶俐的翼龙、凶猛的霸王龙、迟钝的马门溪龙、还有贪吃的树獭、善良的长毛象和狡猾的剑齿虎······它们俨然成为了远古时代的代名词。
编者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江源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里是一片静卧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纯净雪域,诞生于地球数亿年来伟大的巨变。
焦裕禄铜像 看过电影《焦裕禄》的人们,都会被电影中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理“风沙、水涝、盐碱”三害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震撼,也会对电影中兰考县寸草不生、白茫茫的盐碱地记忆犹新。
我今天分享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土壤,大地的景象是一样美的,大地美的景象,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就是土壤,没有土壤就没有这个景象,没有土壤就没有整个人类,没有土壤就没有地球的文明,所以土壤是支撑地球文明重要的基础物质。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累积的过程,山东省菏泽地区地处华中平原腹部,地势较为低洼,现有耕地面积1155.99万亩,其中有盐渍化问题的30万亩,且有愈发严重的趋势。
准备出发 千年遗梦“雷打塘”,“三塘鼎立”,神奇的传说等你来揭秘,或许还能邂逅“迎客雨”,“九里龙塘”“十里干溪”,“崩坡塘”的老红豆杉树会下雨! 剑河雷打塘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黔东南有两塘,即两大天然山间湖泊,分别是剑河清水江畔的“雷打塘”和榕江平永的“崩坡塘”。
“静静地,看蓝天白云,醉在湖里,忘记故乡;雪域里,水在天堂,天堂里,最美不过羌塘,”以上唯美歌词摘自西藏民谣《雪域羌塘》。
镜泊湖地质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境内牡丹中上游,被誉为“火山博物馆”和“天然地质实验室”。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2024年,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在新疆和田顺利合龙,仿佛给曾经的“死亡之海”织就了一条“绿围脖”。
在清代 有个大诗人叫苏履吉,在敦煌做官 某日,他从城外的沙坡上滑下时 忽然听到沙丘内部传来一阵剧烈的响声 爱好吟诵的他,立刻脱口而出一句 “雷送余音听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用雷的余音来形容沙粒摩擦发出的声响 他应该是千古第一人 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或许还会以为这是诗人惯用的夸张手法 在茫茫沙漠之中 的确存在一种颇为奇特的自然现象 “鸣沙” 1 鸣沙山中的“世界第一响” 鸣沙,顾名思义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 它虽奇特 但在世界上并不稀有 在地球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在我国西北地区也同样分布广袤 敦煌、中卫沙坡头、鄂尔多斯响沙湾、哈密巴里坤 这四地的鸣沙山,号称我国的 “四大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 图源/网络 但很少有人知道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靠近北塔山的地方 也存在有一个鸣沙山 它的名气虽然稍有逊色于前面的 “四大天王” 但却是公认的鸣沙山界中 “世界第一响” 同样是鸣沙山 当人们从沙坡上滑下来时 这里平平无奇的沙子竟然可以发出高达83.8分贝的声音 鸣沙山上滑沙的小孩 相当于是置身在闹市街区之中 又或是穿梭在低空飞行的无人机 霸居在鸣沙山响度的榜首 平平无奇的沙粒仿佛被大自然赋予了生命 每当有人从高耸的沙丘之巅滑下时 便会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沙之歌” 让人不忍不住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魔法?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官网 关于木垒最响鸣沙山的记录 2 鸣沙之源:风的杰作 故事的起点 首先要追溯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强劲北风 在西风环流带上 这些风,是自然界最勤劳的打磨工和搬运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 侵蚀着戈壁地表的砾石 携带着准噶尔盆地中的无数沙粒 从北塔山与东天山间的狭窄走廊穿过 最终,在这片土地上缓缓沉积 堆砌在一起形成壮观的沙丘 木垒鸣沙山 正是它们这场漫长征途的终点 北塔山下的鸣沙山 摄影/李馨宇 3 断裂带的召唤 为何风会选择这里作为沙粒的最终归宿? 地质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 答案竟然隐藏在一条隐伏的断裂带中 受大地构造运动的影响 沿鸣沙山延伸方向分布有一条 隐伏断裂 这条断裂带阻碍了地下水的自然流动 在地形低洼处以泉 的形式排泄于地表 意外地 创造了一个个天然的生态绿洲 沙丘旁的泉水成为了荒漠中动物们的绿洲 摄影/李馨宇 与沙丘和泉水相伴相生的 还有发育茂盛的 耐干旱、耐盐碱的植被 梭梭、芦苇、盐穗木以及红柳 梭梭是一种极为耐干旱的植物 其根系可以向下生长到4~5米寻找水源 摄影/李馨宇 它们的根系极为发达 这使得该条断裂带周围的地面 固定沙的能力被大大增强 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而在周边的干燥地段,沙粒很难被固定下来 所以依然是 平坦的戈壁砾地 新月形沙丘与垄岗形沙垄 得以在这片湿润与干燥交织的土地上缓缓铺展 戈壁、沙丘交错排列 鳞次栉比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横屏观看 交错排列的沙丘与戈壁 3 鸣沙的本源——石英 但鸣沙发声的真正奥秘 最终还是在那些看似普通,却又不太普通的沙粒之中 科研人员在调查中发现 鸣沙山中富含5-8%的石英质沙粒 石英 是一种自然界中的神奇矿物 拥有独特的压电效应 当它的晶体受到外力挤压时 能够产生电荷并进而引发振动 正是这一特性 让沙粒在相互摩擦中产生了微妙的电流与声波 石英晶体能够产生压电效应 与其内部的Si4+和O2-正六边形的排列结构有关 人们在从沙丘高处滑下来时 使得无数的沙粒相互碰撞挤压 带电,再发出共振 4 潮湿层——音乐的“共鸣箱” 当然,想要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 它还需要最后一个关键的条件 那就是在沙丘底部 由断裂带析出的地下水 滋养形成的潮湿沙土层 当沙粒间摩擦振动产生的声波传递至这一层时 就如同音乐在乐器的共鸣箱内来回震荡 声音被无限放大后 最终汇聚成那令人震撼的“沙鸣” 滑沙留下来的沙痕 这里的每一次的滑沙 都是人与自然共舞的瞬间,是力量与美的完美融合 木垒鸣沙山 一个将风的力量、水的温柔、石英的奇妙 以及地质的奥秘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地方 每一粒沙 彷佛都在诉说着地球的故事 让我们带着敬畏之心 继续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聆听更多来自大自然的奇妙乐章 。
维多利亚沙漠 维多利亚沙漠地跨西、南澳大利亚两州,北起吉布森沙漠,南至纳拉伯平原,西起卡尔古利,东迄斯图尔特岭,维多利亚大沙漠连同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共同组成了澳大利亚沙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江源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里是一片静卧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纯净雪域,诞生于地球数亿年来伟大的巨变,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雪山群峰间的三条世界级大河,历经千里奔涌,最终汇聚成奔腾万里的浩荡江河。
夏岗江雪山,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达雄乡,海拔6822米,是冈底斯山脉北段的重要地标,其主峰方圆200平方公里内分布着十余座6000米以上的卫峰,构成一片壮观的雪山群。
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南极,一直是科学家探索地球演化、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的神秘大陆,在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队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开展了冰下基岩无人机电磁探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