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祁曼塔格山与阿哈提山交会处的山麓洪积扇上。
艾肯泉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源于其在蒙古语里“艾肯”代表着“可怕”的意思。这眼泉在莫合尔布鲁克村的人心中是可怕的存在,原因在于它的泉水既无法饮用,也不能用来灌溉。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的1884年11月,俄国作家、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曾先后三次来到此地进行考察,还特意在他所著《走向罗布泊》一书中对这眼泉做了相关介绍。在书中,普尔热瓦尔斯基沿用了当地蒙古族同胞对这眼泉的称谓,将其记载为艾肯泉,“艾肯泉”这个名字也就由此流传了下来。
艾肯泉的泉眼直径超过10米,如同沸腾的开水般不断翻滚上涌。泉的深度超过1千米,泉水含硫量过高,泉眼周围飞鸟野兽不敢靠近,泉水流经之处寸草不生。艾肯泉冬季也不结冰,涌出的泉水清澈无比,却将周围的土地染成了红黄渐变色。水温常年保持在三十度左右,喷涌可达半米之高。
艾肯泉的泉水富含钙、铁、硫、硼等多种矿物元素,经年累月在戈壁上流淌。艾肯泉的泉水长期流经之处,土地荒芜,寸草难以生长,蚊虫也近乎绝迹,但反而成了家养牲畜与各类野生动物进行消毒、避暑的胜地。从艾肯泉中流出的含硫较多的溪水,在流淌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层类似硬壳蟹黄的物质,并且在溪水内部,还生存着如管状体、甲壳虫之类的生物。
地质学家初步推测,艾肯泉的形成可能是受到深大断裂以及含水层发生倾斜等因素影响。
如果你有机会去青海游玩,可以去一睹艾肯泉的风采。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