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山东菏泽30万亩盐渍化土地如何变良田?

上传时间:2025-01-10 15:30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 作者:郑红新

简介: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累积的过程,山东省菏泽地区地处华中平原腹部,地势较为低洼,现有耕地面积1155.99万亩,其中有盐渍化问题的30万亩,且有愈发严重的趋势。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累积的过程。山东省菏泽地区地处华中平原腹部,地势较为低洼,现有耕地面积1155.99万亩,其中有盐渍化问题的30万亩,且有愈发严重的趋势。文章对菏泽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改善土壤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人为因素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成因
 
盐化土壤存在是产生盐渍化的内在条件。资料显示,菏泽地区30万亩盐渍化土地中,含盐量在3~10克/公斤的中重盐化土壤占86%,含盐量大于10克/公斤的土壤占14%。
从人为因素来看,造成盐渍化土壤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合理的施肥方式。
一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普通复合肥的吸收利用率在30%左右,剩余的肥料会在土壤中被大量固定,从而导致土壤化学性状出现变化。
二是偏施肥料。偏施肥料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少、中微量元素不足,尤其是蔬菜作物可能出现生理性病害。如偏施氮肥会导致作物徒长易倒伏,抗病、抗逆性差。
三是缺乏有益微生物菌补充。作物根系吸收土壤养分需要有益微生物菌的参与,若有益微生物菌数量减少,则会导致土壤板结、根际环境恶劣,根系无法有效吸收土壤养分。
原因之二,是劣质粪肥的使用。施用劣质粪肥会造成土壤快速恶化,如掺入火碱的鸡粪,会破坏土壤酸碱度,对根系造成直接破坏,使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有些菜农施用含有重金属的劣质商品有机肥,对土壤及作物造成长期不良影响,还会加重土壤盐分的积累。
原因之三,是长期采取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且土壤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对土壤有较重的压实作用,特别是对于黏性土壤,大水漫灌后土壤耕层处于厌氧状态,抑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加重土壤盐分浓度。对于沙性土壤,大水漫灌会将易于移动的氮、钾、镁、硼等元素淋洗到土壤深层,造成深层土壤盐分含量加重。加上排灌设施老化不匹配、沟渠过浅、排水不畅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渍化加剧。
土壤盐渍化对农作物有多方面的危害:一是影响作物生长。土壤盐浓度过高,导致作物根系无法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出现缺素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根系死亡。二是易发病虫害。土壤盐渍化导致作物脱水,影响正常的呼吸作用,作物免疫力降低,易被病原菌侵染而引发叶果部病害。三是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作物,作物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不能正常吸收水分、无机盐等,因而制造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等营养及风味物质减少,导致果实个小、品相差、口味差。
 
盐渍化土壤治理需治标治本相结合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在治理上也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可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多措并举,科学制定盐渍化防治方案,既要治理土壤盐渍化,又要防止产生次生盐渍化,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
一方面,创新排水方法。在具备排水条件的区域采用明沟排水,或暗管排水与明沟排水两者兼用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中的盐分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深层渗漏排入渠道,逐步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恢复土地的再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菏泽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大水漫灌的方式既浪费了水资源,引起土壤盐渍化,又增加了居民的水费支出。
一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有条件地发展滴灌、渗灌、微灌。要抓住春秋两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好时机,建设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打几个田埂,要严格按标准执行并验收。既要形成规模,又要保证质量。同时应积极争取滴灌、渗灌、微灌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项目落地,建立示范区,引进新技术、高科技,逐步达到推广目的。
二是实行限量用水、超量加价的用水管理制度。按高标准农田用水量确定灌区平均用水标准,并以此确定用水指标,对指标之内的水按规定水价收取水费,超用部分加价收费,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调动大家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根据菏泽地区春易旱、夏易涝的气候特点,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节水型农业,推广耐旱、节水、耐盐碱的作物,如向日葵、枸杞、甜高粱等。
四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量,减少灌溉水入渗量。主要措施有秸秆还田、秸秆过腹还田、配方使用化肥、多用微生物肥料等。同时提倡轮作、种植绿肥、实行农牧结合;开辟有机肥来源,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打造持续良性循环的土壤环境。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