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维多利亚沙漠

上传时间:2025-01-15 14:22 来源: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委会 作者:沙漠科学馆(博物馆) 丁瑞

简介:

维多利亚沙漠   维多利亚沙漠地跨西、南澳大利亚两州,北起吉布森沙漠,南至纳拉伯平原,西起卡尔古利,东迄斯图尔特岭,维多利亚大沙漠连同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共同组成了澳大利亚沙漠。

维多利亚沙漠
 
维多利亚沙漠地跨西、南澳大利亚两州。北起吉布森沙漠,南至纳拉伯平原,西起卡尔古利,东迄斯图尔特岭。维多利亚大沙漠连同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共同组成了澳大利亚沙漠。境内大部分为浩瀚沙丘,部分为草地、盐沼,有多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沙漠命名
 
 
1875年冒险家翟理斯由东而西横越此区,并命名为维多利亚大沙漠,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沙漠。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南部,这里雨水稀少,干旱异常。夏季的最高温度可达50℃,因为没有高大树木的阻挡,狂风终日从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过,风是这里唯一的声音。
 
形成原因
 
 
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因气流下沉不易降水。澳大利亚大陆轮廓比较完整,无大的海湾深入内陆,而且大陆又是东西宽、南北窄,扩大了回归高压带控制的面积。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岭紧靠东部太平洋沿岸,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范围,使多雨区局限于东部太平洋沿岸,而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离陆风,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作用。
金伯利高原地区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不但能满足珀斯的用水需要,甚至能解决澳大利亚全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相比之下,南部的珀斯用水形势则不容乐观。在过去7年里,珀斯的城市水资源拥有量下降了2/3。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在未来几年内降雨量还将逐年减少,这意味着珀斯的水资源将更加紧缺,迫于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西澳大利亚州政府不得不想出北水南调的主意。
在环境问题令人忧虑的今天,重新提出异地调水自然遭到环保主义者的抨击,有环保组织指出,金伯利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从高原河流往珀斯调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是不可接受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下属的水及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布莱尔·南卡罗女士也认为,开凿运河对金伯利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极大威胁,她说,高原地区的河水流入大海是自然现象,是那里环境的需,但如果把水输送到珀斯,今后金伯利高原的环境就不会像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了。
然而,金伯利高原调水计划谈何容易,凿河也好,铺管也罢,距离长达3000多公里不说,而且还要穿越环境恶劣的大沙沙漠和吉布森沙漠。这些地带常年干旱,蒸发量大,渗漏严重,如果真能让水流出高原,进入珀斯,实可谓人类的又一创举。
 
植被
 
 
在1973年,澳大利亚一个叫夫兰纳里的植物学家在骑摩托车旅行时发现,这片沙漠中竟有大约3600多种植物繁荣共生。如果按单位面积计算,物种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因此,发现者称这里为沙漠花园,夫兰纳里发现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对自己非常苛刻,对水和养料的需求少得可怜,几乎是别处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时,这里所有植物的叶子都不是绿色的,而是带着各种鲜艳的颜色。更奇特的是,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夫兰纳里对这些植物进行了30年深入研究,才发现其中的奥秘:这里的土壤成分主要是没有养分的石英,只有对水分和营养需求极少的植物,才能生存;昆虫和鸟类在这里非常稀少,几乎没有潜在的授粉者,植物的生存繁衍主要靠传播花粉。在这种条件下,植物必须开出最大最艳丽的花朵,分泌最多的花蜜,才能吸引极少潜在的授粉者的注意。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