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百公里高空俯瞰地球,遥感这只“天眼”能洞察什么?是戈壁之下的黄金矿藏,还是深埋地下的文明遗迹?在自然灾害面前,它能否精准定位生命信号,架起救援的桥梁?《大先生》第四季第三...
“农村娃”——这是从秦岭大山里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先生对自己的代称。
1954年5月13日,中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官厅水库竣工,1955年,官厅水库发生局部渗漏、喀斯特塌陷,年轻的卢耀如临危受命,为大坝地基处理与保障京津地区安全提出科学论证,挽...
1.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完成的学说压倒! 2.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
从几百公里高空俯瞰地球,遥感这只“天眼”能洞察什么?是戈壁之下的黄金矿藏,还是深埋地下的文明遗迹?在自然灾害面前,...
“农村娃”——这是从秦岭大山里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
1954年5月13日,中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官厅水库竣工,1955年,官厅水库发生局部渗漏、喀斯特塌陷,年轻的卢耀...
1.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完成的学说压倒! 2.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
陈发虎院士 一、简介 陈发虎,1962年12月生于陕西丹凤,1980-1990年在兰州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知微是我国非海相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及双壳...
83岁的刘嘉麒,有两个极具反差的身份:一个是做过60多年火山研究、受国际同行敬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个是坐拥39...
林学钰(1937.3.6— ) 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学家,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937年...
图源见水印 王焰新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90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专业博士...
青藏高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了寻找这些深藏于地下的宝藏,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向高原深处不断挺进,一...
汤中立出生于1934年,童年时经历战乱,随父母四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得以回到家乡继续完...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
在中国的地学界,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们不仅为地学发展和找矿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曾经奋斗在隐蔽的地下工作战线...
3月22日,是我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汲清逝世29周年纪念日,作为我国近现代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
1956年秋,郑绵平刚刚从南京大学毕业,意气风发地踏上北上的火车,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新中...
——大半生在野外度过,毕身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地质找矿事业;他——首次提出深部找矿,并在区域成矿学、矿床学、找矿勘探...
刘东生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近60年从事...
崔鹏,1957年8月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地质灾害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
2024年1月,李德仁院士被湖北省提名为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高考被第八志愿录取、39岁才考上研究...
一直以来,地学行业是男性居多的艰苦行业,所以,对从事地学研究的女性而言,面临的更是多方面的考验,但却有这样一群有魄...
丁文江(1888-1936)和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地学与史学界的两颗巨星,丁文江比梁启超小15岁...
计荣森(1907年-1942年),字晓清,生于北京(原籍浙江慈溪),解放前中国著名的青年地质古生物家,1930年毕...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在 2025 科普中国说 530 科技工作者日特别场“跨越时光的科研接...
李梅不在齐齐哈尔,在北京大兴带外孙女,2021 年,我也在北京工作,想去见见李梅,中秋之后,我给李梅打电话,约好采访时间和地点。
五月,燕山南麓,几辆越野车和一辆皮卡颠簸驶入台头岭,车上坐着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二队的队员们,他们此行是为开展河北省迁安市台头岭航磁异常查证,揭开航磁图上一片神秘异常,寻找可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