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洞穴小形态

上传时间:2024-11-22 10:11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简介:

洞穴形态[cave formaiton]:洞穴的形态包括水蚀形态和堆积形态,水蚀形态由地下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包括洞穴大形态和洞穴小形态;洞穴堆积形态由重力崩塌作用、水的物理和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包括机械堆积形态和次生化学沉积形态等。

洞穴小形态[speleogens]:指由地下水溶蚀和侵蚀作用在洞穴周壁(洞顶、洞壁和洞底)上形成并遗留下来的各种表面形态,它附着在大形态之上,如波痕及各种坑、穴、沟、槽和突起物,其形态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包括指向流痕类、窝穴类、沟槽类、井管类、洞壁突出物类等。

 

波状流痕(贺州盘龙洞)

 

窝穴(重庆金佛洞)

 

天沟(重庆金佛洞)

 

天井(重庆金佛洞)

 

倒石芽(重庆观音洞)

 

吊岩(重庆灵官洞)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