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经国家地质学会评审,互助县加定镇扎隆沟村正式被命名为“中国第四批地质文化村(挂牌筹建)”。这张沉甸甸的荣誉牌匾,不仅标志着扎隆沟村依托独特的丹霞地貌、冰川遗迹等地质资源实现了“破圈”,更见证了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通过“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新路子。
一、改善工程焕新貌:破旧村落变身“宜居家园”
“以前村里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房前屋后全是柴草垛,想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会儿都难。”谈及村里的变化,81岁的村民贾抓西打开了话匣子。作为土生土长的扎隆沟人,贾抓西经历了村庄最艰难的岁月,也亲眼见证了“农牧区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2023年,扎隆沟村被纳入互助县“农牧区居住条件改善工程重点村”,一场以“清脏、治乱、增绿、提质”为核心的工程正式启动。村“两委”班子带头拆违,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村民们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主动清理自家院落的杂物、拆除闲置的破旧房屋。
如今的扎隆沟村,青瓦白墙的藏式民居沿山而建,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串联起地质景观与民俗院落,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曾经的“穷山沟”正以“地质文化村”的新身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生态保护促提升:绿水青山滋养“文明新风”
扎隆沟村地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境内拥有丹霞地貌、冰川峡谷、原始森林等独特地质生态资源,这既是村庄的“宝藏”,也是发展的“底线”。随着生态保护的推进,大家更加明白:“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饭碗’。”
为了守护好这片生态,由北山林场牵头,扎隆沟村村民组成,成立了“生态护林站”,护林员每天沿山巡逻,负责森林防火、植被养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
生态好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悄然提升。村里还通过“道德讲堂”“生态宣讲会”等形式,定期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还组织孩子们开展“护绿小卫士”活动,让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
如今的扎隆沟村,森林覆盖率达到92%以上,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吃草,远处的丹霞山在阳光下泛着红光,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画卷。“现在游客来村里,都说像走进了世外桃源,我们听了心里特别骄傲。”护林员安相垮说,这份“骄傲”,是生态保护给村民们最好的礼物。
文化活动聚人气:民俗盛宴激活“精神密码”
“加油!加油!”每年农历六月,扎隆沟村的赛马场上都会响起震天的呐喊声,一年一度的“赛马会”在这里举行。身着盛装的牧民们牵着自家的骏马,在赛道上飞驰,观众们挥舞着彩巾,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是扎隆沟村最热闹的文化活动,也是村民们最期待的“节日”。
“以前赛马会规模小,只有村里几个人参加,现在不仅周边乡镇的牧民会来,还有游客专门从西宁、兰州过来观看。”村主任贾更藏介绍,如今的赛马会已经从“村民自娱自乐”升级为“民俗文化盛宴”,除了赛马,还增加了锅庄舞表演等项目,村里的妇女们会穿上传统的藏服,展示刺绣、香包制作等技艺,让游客全方位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文化活动的丰富,不仅让村民的精神生活更充实,还提升了村庄的文化凝聚力。“以前农闲的时候,村民们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在村里闲逛,现在大家都愿意参与文化活动,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村党支部书记拉进贵说。下一步,村里还计划打造“藏族民俗体验游”,让游客住藏家民宿、学藏语、做藏式美食,深度感受扎隆沟的文化魅力。
文旅融合谋发展:地质非遗撑起“振兴脊梁”
扎隆沟景区是扎隆沟村发展旅游业的核心资源,景区内拥有丹霞峡谷、冰川遗迹、瀑布溪流等多个地质景观。为了将地质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村里也办起了民宿、餐饮、虫草资源,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让村民们共享旅游发展的红利。“我家的民宿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县上关于民俗非遗的培训也学来越多,游客的满意度特别高。”村民相守晶说。
除了地质景观,扎隆沟村的“藏医非遗”也为旅游业添砖加瓦。村里的藏医普才官尚是“北山藏医”的非遗传承人,他的师傅更藏多杰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藏医,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前来找我看病的都是周边村民,现在很多游客来村里旅游,都会顺便来看看病、咨询养生知识,有的还会购买我们制作的藏药。”普才官尚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医文化,村里在景区内开设了“藏药浴体验”,游客可以体验藏医推拿、药浴等疗法,还能学习藏医养生知识,购买纯天然的藏药和藏香。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扎隆沟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据统计,2023年扎隆沟村接待游客达到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4万元。村里还带动300多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其中包括12户脱贫户。“以前我家是脱贫户,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现在我在景区卖虫草,每月能挣1000多元”村民景才官说,是旅游业让他的生活有了盼头。
如今的扎隆沟村,已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地质文化村”。下一步,村里计划依托“地质文化村”的荣誉,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民俗体验游”“生态养生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让更多人走进扎隆沟、了解扎隆沟,让“地质文化村”的名片越擦越亮,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