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带着书卷看山河 | 天星桥:桥那边的美丽

上传时间:2025-07-29 14:38 来源:中国地质图书馆 作者:李苒苒

简介:

“你突然发现世界上的风景还有这样一种美,只要你一踏上这座桥,就会看到那边的风景,其实那边就是山那边,就是云那边,就是林那边。

“你突然发现世界上的风景还有这样一种美。只要你一踏上这座桥,就会看到那边的风景,其实那边就是山那边,就是云那边,就是林那边。”
梁衡先生笔下的天星桥,就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瀑布景区下游的6千米处。踏入天星桥,便是水与石的世界。四下是盘根错节的树根,头顶是悬垂的藤蔓,远近皆是嶙峋的怪石,脚下的流水在石缝间蜿蜒,引着你,走向心神向往的“桥那边”。
 
天星桥 摄影:李苒苒
 
古老的传奇
 
数亿年前,贵州高原曾是浩瀚的古特提斯洋,这里的有孔虫、珊瑚、腕足类生物于生命轮回中谢幕后,躯壳与碳酸盐碎片如同时光尘埃,与漫长的岁月中在海底层层沉积。又在巨大的压力下胶结固化,慢慢孕育成了石灰岩。后来,这些厚达千米的岩层被大地深处的力量托举隆起至云贵高原,又经过亿万年风雨剥蚀而重见天日。在水流耐心又坚定的日夜雕刻下,呈现出种种各异的喀斯特奇观。
 
天星洞内景 摄影:李苒苒
 
水,为石而生
 
天星桥“前半部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主要看水秀之美……虽然还是不脱石美、水美、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乐曲。”
水上石林、天星洞、天生桥、冒水潭、银链坠潭……在这些梁衡先生所见的“山石之奇”、“水秀之美”中,水与石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桥上桥上桥,“两座对峙的山峰,相距数十米之遥,它们各探出一只手臂呼唤对方。但就在相差一拳之远时,臂长莫及,徒唤奈何。这时一块巨石从天而降,上大下小,正好卡在其中,于是两手以石相接,形成一座云中的石桥。” 摄影:李苒苒
 
在流水缓慢溶蚀岩石的过程中,岩石中微妙的成分差异、纵横交错的节理缝隙、水流自身的路径不同,都会造成“差异侵蚀”,有的地方被水流雕琢成曲径通幽的沟槽;有的地方则被塑造成孤峰耸立的奇观;有的岩层中的孔隙和裂缝被不断冲刷形成了溶洞,水流又在其中慢慢塑造出钟乳石等内部形态;有时,地下水在地势较低或裂隙较大的地方出露地表,形成“咕嘟咕嘟”的冒水潭;有时,地下暗河侵蚀了太久,洞顶不断塌陷,形成瑰奇的天生桥;当瀑布从高处跌落,银链坠潭般飞溅的水花逸出了大量二氧化碳,碳酸钙便重新析出、沉淀而成为钙华……难怪梁衡先生要说,“天星桥的水是为石而生的”。
 
银链坠潭瀑布 摄影:李苒苒
 
满谷绿风
 
漫步天星桥,仿佛进入了一片“石头花园”。石灰岩在流水的侵蚀下留下了许多裂缝,雨水顺着缝渗进去,榕树、仙人掌、藤类等植物的根系就顺着石缝一路往下找水,“那树根,不是抓吸在石上,就是浸泡在水中。水、石、树这样无拘无束地相拥相抱”。天星桥的树木就这样“抱坚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幻化出一团浓烈的生命”。
 
美女榕 摄影:李苒苒
 
大自然用无与伦比的耐心,让水、石、树在这里缠绵了亿万年,相互成就,留下了“桥那边”的美丽,值得我们一访再访,“一定还会跨过这座桥”。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