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恐龙毁灭时有多痛苦?2公里厚的岩层告诉你,这种痛苦难以形容

上传时间:2023-01-08 23:32 来源:今日头条-森罗万象原创 作者:森罗万象原创

简介:

作为已灭绝生活当中最为知名的一种,恐龙这种生物一直活跃在人们的想象和各类影视作品当中。因为它们对于地球的统治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在超过1.6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物都生活在恐龙的阴霾之下,它们是那时毫无疑问的世界霸主。但是一...

作为已灭绝生活当中最为知名的一种,恐龙这种生物一直活跃在人们的想象和各类影视作品当中。因为它们对于地球的统治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在超过1.6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物都生活在恐龙的阴霾之下,它们是那时毫无疑问的世界霸主。但是一场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灾难,却将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的历史画上了句号,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扬起了漫天的尘沙,并且引发了长达数百年的活跃地质灾害。恐龙这种急需营养物质的生物,在食物匮乏的“冬天”逐渐跟不上演化的脚步,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么恐龙灭绝时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它们是否感受到了痛苦?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从岩石结构当中,了解恐龙最后的那段历史。

恐龙灭绝的原因

目前科学界最普遍的说法是一颗直径长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在了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造成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

随后,由于这颗小行星强力的冲击,整个地球都陷入了一段地质活跃期,无数火山在沉寂了几百万年之后得到了喷发的机会,向外喷洒着大量高温的岩浆,而地壳本身也由于表面的冲击而产生震荡。各种超高级别的地震频发,直接导致了那时生长在地球上的生物们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据科学家统计: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所释放的能量大约为100万亿吨TNT,这种级别的冲击,足以用“毁天灭地”四个字来形容了。

陨石撞击的连锁反应

不少人认为:一颗陨石的撞击是可以毁灭一个区域内的生物链条的。但是恐龙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分布的生物,怎么会因为一个区域的撞击而走向灭绝呢?事实上,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这颗陨石的撞击,而是其撞击之后给地球造成的连锁反应。陨石撞击之后地球上的地质活动变得极为频繁,大量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无疑会对一个区域内的生物链条产生重大的冲击。然而在地质活动结束之后,恐龙还没有灭绝,毕竟它们的基数十分庞大,许多小型恐龙都扛过了第一波攻势。这块陨石撞地地球的时候,向大气层抛洒了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在大气当中久久未曾落下,导致能够直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也随之减少。地球上的植物大量死亡,生物链条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急需营养物质的恐龙,在这个时期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补充,所以只能坐以待毙,逐渐被活活的饿死。

2公里厚的岩层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高温的岩浆可以将一切物质吞噬,而恐龙在那个时期自然也没有逃离这样的结局。地质学家们在考古发现当中发现了一个厚度达到2公里左右的岩层,这些岩层与其深处的岩石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显然是由于大量的岩浆喷发流入到地表凝结所导致的。

在对其进行地质年限分析之后,人们发现这些岩浆正是来自于6500万年前,与恐龙灭绝的年代不谋而合。在这些岩层当中,人们发现了大量恐龙所留下的身体结构,这些曾经的地球霸主在灭绝之前忍受了烈火焚身的痛苦,温度极高且流动速率超快的岩浆并没有给区域内的恐龙逃窜的空间,而是将它们吞噬活埋,让它们成为了岩石的一部分。直到具有着一定考古能力的人类出现,恐龙的遗骸才得以重见天日。

恐龙最后的时光

科学家们认为恐龙最后的时光是无比艰辛的,由于地表上的食物短缺,幸存下来的恐龙们只能自相残杀来获取基本的营养。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就已经脆弱不堪的恐龙物种,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它们的个体数量在彼此的屠杀之间骤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过也有人认为恐龙其实没有灭绝,而是在后来的千万年发展当中逐渐改变了自身的形态,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家禽很有可能就是恐龙的直系血亲。

人类的结局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我们人类最终的下场和恐龙无异,在面对小行星撞击这种突发事件时,人类的科技水平究竟能否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呢?截止到目前,天文学家们给出的对策,是在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派遣航空飞船,携带着核弹头将其炸碎,从而避免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就目前而言,这样的理念应该是可行的。而且太阳系目前正处在稳定期,在后续10万年的发展之内,人类应该都不会遭遇到小行星撞击这样的恐怖事件。人类如果想要改写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大力发展自身的科技来保护自己,不受到宇宙当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编辑:刘澜
校对:马微
审核:梁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