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矿卡集群投运

上传时间:2025-05-22 10:40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马晓敏

简介:

  5月15日,我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矿卡集群“华能睿驰”在内蒙古华能伊敏露天矿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从实验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

 
5月15日,我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矿卡集群“华能睿驰”在内蒙古华能伊敏露天矿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矿山无人驾驶技术从实验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
煤炭在我国能源保供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为积极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携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国网智慧车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打造全球首个零碳、无人、智能的露天矿运输系统,为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蒙东公司”)负责人表示,华能蒙东公司深入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在矿山运输环节积极推动用能变革,全面实现以电代油,全力打造安全矿山、智能矿山和绿色矿山。据了解,华为为露天矿作业提供人工智能算法,赋能无人驾驶车端精准感知及云端高效协同,加速煤矿行业从“人控”迈向“智控”,用数智化技术护航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场跨产业的生态整合创新,可以说是一场能源革命、技术革命、装备革命、商业革命的胜利会师。”徐工有关人士表示,徐工将携手合作伙伴,以纯电无人矿卡为起点,逐步向无人挖掘机、无人钻机、装载机等全系列装备延伸,打造全场景的零碳无人矿山解决方案。
在百台无人电动矿卡运行现场,记者看到,“华能睿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全都取消了驾驶室的设计。车内安装了564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单次换电时间小于6分钟,一次充满电最多需要1小时,满电状态可拉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相比于传统自卸卡车,这些智能纯电车辆在没有司机和安全员的情况下,借助多重传感器与高精度定位系统,可实现在复杂环境中自如运作。同时,依托5G网络,作业人员可轻松在集控中心总控界面上,完成对无人电车的实时监控,还可以对派出车辆的行驶路径、作业任务进行统一调度,实现了真“无人”运行和全天候不间断作业。
此次投入运行的伊敏露天矿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这里地处中高纬度,冬季平均温度达零下22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以下。纯电动无人驾驶的电动矿卡如何应对低温是长久以来的技术难题。
华能伊敏露天矿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的动力“能量”全部来自光伏绿电,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无人电车构建了高寒环境露天矿电动无人驾驶矿卡智能高效运输系统,可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连续作业,还可满足电动矿卡颠簸、振动、冲击高的运行工况要求。此外,这批百台级无人矿卡集群采用动态路径规划算法,运输效率较传统燃油矿卡提升25%,年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万吨,具有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具备自主感知、规划、决策功能。
记者了解到,这批车辆投入运行后,伊敏露天矿至少可减少用工300名,单台车年运输量按24.5万立方米计算,可节约费用超2400万元。
为实现流畅的车云协同,伊敏矿区还部署了5G-A网络,对无人驾驶的行车线路进行精准网络覆盖,是全球首个5G-A露天矿,可满足500Mbps大上行与20毫秒低时延,为无人驾驶矿卡的高清视频回传和云端调度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未来,该技术将支持超过300辆无人驾驶矿卡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进一步助力矿区安全、高效生产。
为打造“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中国华能、徐工、华为与国网组建了数智化团队,历时4年研发成功的“华能睿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搭载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始创新及核心技术。这项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矿山运输环节,实现了人工智能赋能传统采矿产业,对实现矿山本质安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又一成功典范,对于破解大型矿山装备主要依靠进口难题、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原始创新及核心技术,攻克了高寒环境下纯电驱动、智能换电、多模态感知融合等关键技术研发,无人驾驶电动矿卡载重90吨、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创下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领域全球最大吨位、最快运行速度、最低运行温度(-40℃)3项纪录,首创的“分钟级更新”高精众包地图技术实现矿区运输全流程自动化,智能换电系统仅需6分钟完成电池更换,填补了行业空白。
“百台‘华能睿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的规模化生产应用,为下一步商业化推广和技术迭代升级,不断提升产品成熟度和竞争力,奠定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坚实基础。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携手华能、徐工、国网及更多合作伙伴,推动矿山运输装备转型升级,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矿山。 ”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