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雄踞西域。在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西昆仑山脉深处,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队员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坚定信念,深入新疆于田县-策勒县苏贝希地区,全力推进该区域铜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面对高海拔、强切割地形和极端气候等重重挑战,他们用专业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地质人的使命担当。
新疆于田县-策勒县苏贝希地区铜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组驻地。 叶磊供图
苏贝希地区位于西昆仑成矿带核心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项目组通过运用地质调查、物探、化探及工程验证等手段,查明区域成矿规律,圈定找矿靶区,为后续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项目组所在工作区地处高寒山区,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形切割强烈,悬崖峭壁、冰川河谷纵横交错,交通、物资补给极为困难。面对“生命禁区”的考验,项目组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配备高原医疗设备,开展全员适应性训练。队员们背着几十斤的仪器装备,踏积雪、攀陡崖、越冰河,每日徒步十余公里开展野外作业。
在技术攻关上,为克服地形切割强烈及覆盖厚基岩露头少的困难,项目组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遥感解译+地表填图的方式,初步了解区域地层及构造格架。目前,项目组已在工作区域完成40平方公里的1∶1万地质测量(草测),29公里的1∶2千地质剖面测量,3公里的1∶1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样品分析测试124件,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果。
经过数月艰苦奋战,项目组取得初步成果:通过开展地质测量、样品测试等工作,初步确定了矿区找矿潜力地段为蛇绿混杂岩带与沉积岩、变质岩接触部位。目前该区已发现多个矿化异常点。
地质队员在野外艰苦工作。 叶磊供图
“这里虽然艰苦,但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找矿的希望。”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孟標表示。在极端环境下,四大队项目组队员们以帐篷为家,与风雪为伴,面对高原反应、物资短缺等困难,始终坚守岗位。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青年技术骨干勇挑重担,老地质专家传帮带,这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队伍用行动诠释了“三光荣”精神和新时代地质人的家国情怀。
目前,项目组正基于已有成果,进一步优化找矿模型、找矿方法,部署新一轮深部探索工作。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力争在苏贝希地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贡献更多“四川力量”。
巍巍昆仑见证初心,找矿报国彰显担当。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将以苏贝希项目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地质报国新篇章。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