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英文名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
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人们把绿松石作为镇妖、辟邪的圣物和吉祥、幸福的象征。绿松石还是西历十二月的生辰石。
按结构、构造、光泽和质地分类
块状绿松石:致密的块状绿松石。色彩鲜艳,质地细密坚实,有光泽,十分常见;
结核状绿松石:呈卵状、椭球状、葡萄状、枕状等形态的绿松石,大小悬殊较大;
蓝缟绿松石:也被称为花边绿松石,指因铁元素渗透部分取代铝元素而形成的,带有蛛网状花纹的绿松石;
铁线绿松石:表面带有细的铁黑色花纹的绿松石;
瓷松石:天蓝色、质地细密坚实,打碎后断面如瓷器断面,十分光亮的绿松石,质量比较高;
脉状绿松石:脉络状、付存于周围岩石破碎带中的绿松石;
斑杂状绿松石:带有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矿物而呈现斑点状构造的绿松石,质量比较差;
面松:质地松散的绿松石,断面呈颗粒状,硬度低,指甲能刻出划痕,只有部分块料可用;
泡松:比面松质地还松散的绿松石,质量最低,几乎不能使用,但现在泡松经过着色、注胶后已成为一种可用的绿松石品种;
透明绿松石:透明的绿松石结晶。极为罕见,非常贵重,目前仅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单块透明宝石重量少于1 克拉;
人工合成的绿松石
这类所谓的绿松石,因其化学成分与绿松石截然不同,所以并不是真正的绿松石,只不过外表十分相近而以。如吉尔森法合成绿松石,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在较浅的表面上分布着细微的蓝色颗粒,俗称为“奶酪夹小麦”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合成品的一个证据。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