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渔柱状节理(萧云集摄)
一、大渔柱状节理奇观及其成因
在苍南县大渔镇北行街村、小渔村以及离北行街仅2公里远的金乡镇牛卧龙村等地山崖上,矗立着几十万根石柱,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密集、形态之完整,在全国也属罕见,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形态奇特、气势宏伟的地质奇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些石柱根根笔直挺拔、高大粗壮,颜色有赭红、青黛、棕褐、灰黑等。
距离大渔镇城区北行街村委会办公楼不到10米的山崖上的柱状节理石柱群,是1979年当地建造公路开采石材时显露出来的。经过30多年的持续开采,约9米高的山崖一侧,裸露着一根根排列规整的菱形石柱,迭层并列,似一排排木化石,又似钢琴琴键,连绵约有60多米宽。棱柱高9米左右,直径多在50厘米,截面多呈六边形或五边形。因棱柱垂直整齐排列,很像妇女梳头用的一排排梳齿,当地人称之为“头梳崖”(梳子崖),对这样纹路的石崖赞不绝口。站远一点看,这些柱状节理依稀可见一个个被植被覆盖的平滑柱头,连绵不绝,蔚为壮观,极具观赏性。由于柱状节理之间互不粘连,容易开采,当地村民建房大多就近来此开采石材。但当地一直没有人知道这种景观岩石的价值,见怪不怪,任其开采破坏。
大渔镇小渔村的双球山是当地最高的一座大山,位于北行街村东面1.3公里处,山脚路边上就有大量柱状节理石柱群,早在20世纪80年代小渔村建造公路时,工程队就近开采了公路边上的柱状节理石柱。因为交通运输方便,2012年,小渔村老人协会再次组织开采柱状节理石柱,用来填筑围垦海堤。因此,小渔村柱状节理出露的两个剖面,规模比北行街村更大。这里的石柱多为灰黑色,柱高20米,棱柱形态与北行街相同。剖面以上的山坡上密密麻麻都是未被采挖的柱头。
大渔柱状节理(萧云集摄)
苍南县位于新华夏系构造一级隆起带上,在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之中,全境被中生界火山岩系所覆盖。据温州著名地理教师、《温州地理》一书作者姜竺卿介绍,柱状节理绝大多数发育于基性玄武岩中。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温度为1200摄氏度,熔融状态的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沿着坡地流动,当岩浆冷却至八百至九百摄氏度时,地壳内喷出的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柱状节理。其中,当岩浆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较少时(45%—52%),就成为粘度小而易于流动的基性玄武岩。
在玄武岩浆缓慢而均匀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垂直于收缩方向的张力裂隙,就发育成规则六边形的柱状节理。如果冷却不均匀,或流面冷却速率存在差异,则形成非六边形的柱体。当岩浆呈整体快速冷却时,不易产生柱状节理,或六棱石柱形态不规则。这种规则的六方、五方、四方棱柱形态的石柱群多被风化壳覆盖,难见天日,只有经过采石或海浪侵蚀时才出露地表,成为可供观赏的地质旅游资源。
大渔柱状节理并非玄武岩,而是熔结凝灰岩,这正是它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柱状节理多发育于基性玄武岩中,少数见于酸性流纹岩,更少见于中性安山岩,绝不可能发育于火山碎屑岩类的凝灰岩中。熔结凝灰岩与凝灰岩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火山碎屑中的玻屑具有塑性变形,而后者没有塑性变形。通俗地说,火山喷发时,高粘度的岩浆上升到近地表处,由于外界压力骤降,膨胀起泡,犹如牛奶沸腾一样,泡壁破裂,并大量涌出火山口,呈炽热状态悬浮于空气之中,形成沿山坡流动的火山碎屑流。火山碎屑流迅速堆积,在热力和重力作用下,玻屑受挤压变形,熔结成岩石。这种熔结凝灰岩与火山灰、火山弹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凝灰岩截然不同。
熔结凝灰岩是介于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因而由熔结凝灰岩形成的柱状节理实属极为罕见的地质奇观,姜竺卿在《柱状节理地质奇观》一文中介绍的全球和中国59例柱状节理中,仅有大渔一例。
大渔柱状节理(萧云集摄)
二、大渔柱状节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2012年6月,见多识广的苍南著名摄影家萧云集在一次摄影采风中,意外发现大渔采石场有着与腾冲国家地质公园类似的柱状节理奇观。经过深入考察了解,在大渔北行街村、小渔村和金乡镇牛卧龙村均有新的发现,觉得这一稀有地质奇观任其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何其可惜,便立即通过博客等途径宣传这个新的发现,他在6月26日的博文里写到:“其实,这些石头亿万年来一直就默默地伫立在这里,我们熟视无睹。甚至,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还不断地、经常性地毁去它们的生命。这一切还在继续。”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的他,通过九三学社浙江省委,联系了华东勘测研究设计院的地质专家来此实地考察。当地有关媒体得知这一消息,纷纷予以报道,在温州市轰动一时,参观者纷至沓来,大渔镇一下子闻名全国。
当年7月初,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省、市科研单位的专家到金乡镇大渔社区(2016年1月独立成县辖镇)北行街村、小渔村和湖里社区牛卧龙村进行实地勘测和研讨论证,一致认为该区域地貌是柱状节理岩带。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陆飞经过实地考察后鉴定,大渔柱状节理岩由熔结凝灰岩形成,形成于距今约8000万年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早期,覆盖面积大约有5平方公里。
7月6日上午,有关专家们在温州召开专题讨论会,充分肯定了大渔发现柱状节理带的地质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时任金乡镇主要领导对这一特殊地貌的保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金乡镇的宝贵财富。尽管因为各种利益关系而阻力重重,还是很快派人阻止三地的采石工作,尽快对柱状节理加以保护,北行街、小渔和牛卧龙三个采石场不久关门停产,并已用围墙等手段进行封闭,不许闲人入内,大渔柱状节理保护走出了第一步。
大渔柱状节理(萧云集摄)
大渔柱状节理类同我国云南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2平方公里)、我省台州市临海桃渚省级风景名胜,世界著名的柱状节理石柱群还有英国北爱尔兰的“巨人堤”、美国怀俄明州东北的“魔鬼塔”,韩国济州、俄罗斯勒那河,香港西贡粮船湾海岸、福建漳州南碇岛、台湾澎湖桶盘屿、南京六合的桂子山、辽宁丹东的黄椅山、吉林长白山的十五道沟、宁波象山的花岙岛等少数地方也有存在,都已建成世界遗产,或国家名胜,或地质公园。大渔柱状节理分布面积比上述景点面积都要大,但至今弃若荒野,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大渔柱状节理岩地质地貌景观,不仅具有区域代表性,还具有国家代表性。不仅可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还具有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甚至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资质。为使申报工作快速有效,可分步实施,先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待规划、管理、保护、基础服务配套设施达到相当条件时,再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若能将底层石块清理干净,再挖进去,挖出个高达百米的露头剖面,那将是一个十分罕见的柱状节理景观,可建设成为一个十分壮观、全国一流的地质公园,将会游客暴增。希望当地政府要倍加珍惜和重视这一苍南绝无仅有的地质奇观,借助168黄金海岸线的开通,在好好保护的前提下,尽快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之变成金山银山,造福于当地人民百姓。这样,大渔的旅游又将增添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
大渔柱状节理(萧云集摄)
主要参考资料:《苍南大渔的柱状节理地质奇观》,作者姜竺卿,刊载于《温州政协》杂志2017年9月第4期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