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魔鬼三角”解密

上传时间:2023-12-04 09:36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作者:陈立德

简介:

候鸟的天堂花的海洋江豚的家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在调蓄长江洪水、涵养水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候鸟天堂。在每...

候鸟的天堂花的海洋江豚的家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在调蓄长江洪水、涵养水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候鸟天堂。在每年秋末冬初的10月份,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北等地飞临鄱阳湖越冬,直到来年春天的才逐渐离去。

白鹤起舞(谭华章摄)

随着候鸟飞临,醉美的鄱阳湖呈现出迷人的万种风情。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在浩瀚清澈的湖水边,是一望无际的色彩斑斓斓的大草原,有青翠墨绿的草甸、飞雪飘白的芦荻,更有那让人留恋忘返的粉红鲜嫩的蓼子花海。鄱阳湖还是鱼类和长江江豚等水生生物的家园。

                                                           蓼子花海 (谭华章摄)                                                  嬉戏的江豚

中国的百慕大 ”,神秘的老爷庙

在这美丽如画的鄱阳湖畔,在鄱阳湖东岸的多宝山下,有一座庙宇,称老爷庙。老爷庙附近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千米的一片水域,在半个多世纪里,百余艘船只在这里离奇失踪,加上历史的传说,使“老爷庙水域”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鄱阳湖魔鬼三角”,广受世人关注。

解码老爷庙水域沉船之谜还得靠科学

为了解开了老爷庙水域沉船的谜团,科技人员开展了长期的间的观察、探测和研究。

风景秀丽的庐山充当了大风的罪魁祸首

科学观测发现,老爷庙水域是少有大风区,最大风力达16级,风速可达每小时200千米,全年平均两天中就有一天的风力达到六级。

老爷庙水域的大风是怎样形成的呢?科研考察证明,老爷庙以北狭长的北湖水道和两侧山地组合的“狭管效应”,是老爷庙一带大风形成的原因,而风景秀丽的庐山则充当了大风的“罪魁祸首”。

老爷庙水域最宽处15千米,最窄处只有3千米。而这3千米的水面就位于老爷庙附近。在这条全长24千米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耸立着“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东面是低矮的山丘,松门山南面则是开阔的鄱阳湖平原。

当气流毫无遮拦的从华北平原南下时,高耸入云的庐山一边使气流冷却下沉,一边挤压加速气流,当气流到达仅宽3千米的老爷庙处时,已然变成了怒吼的狂风,贴着江面掀起的冲天巨浪,给猝不及防的船只带来灭顶之灾。调查显示,船舶沉没时,大多伴随着狂风骤起和波浪滔天。

狂风是老爷庙一带独特的地貌特征造的狭管效应

1985年江西省政府鄱阳湖考察办公室经过近两年的考察,发现每年该水域便出现一次破坏力很强的龙卷风,如1985836时,出现的一次水龙卷风把一条帆船卷起10多米高,摔成碎块。

风暴浪裹挟湖水在沙滩上切出逆流河道 

风暴浪裹挟湖水在沙滩上切出逆流河道

肆掠的狂风卷起的波浪拍向松门山,使松门山脚下的沙滩冲涮呈犬牙交错的形态;狂风越过松门山向南,或者受松门山阻挡转向鄱阳湖东面,卷起的风暴浪裹挟湖水在沙滩上逆流而上,冲刷出极其罕见的狭长的逆流河,在逆流河的尾端形成河流三角洲的地貌特征。

狭管效应威力大

当气流从开阔地带进入峡谷时,地形的“狭管效应”使空气加速通过,俗称峡谷风或穿堂风。一些城市高楼间狭窄地带的瞬间风力可以达七级以上,能够行驶中的汽车打晃,也是“狭管效应”的威力。逐渐模糊在记忆中的柴火灶吹“火筒”,是人们在生活中利用“狭管效应”的实例。

狂风吹了数万年,卷起沙子堆成山

鄱阳湖北湖一带的沙山

鄱阳湖长江沿岸和鄱阳湖北湖水道一带,都昌、星子、湖口、永修这些年平均降水量丰沛、干湿季明显的湖滨地区,断续分布着一系列沙山,海拔最高可达136米,是亚热带地区十分罕见的“沙漠”地貌景观。鄱阳湖地区的沙山以松门山、老爷庙多宝山一带最为引人瞩目。

鄱阳湖湖滨地带的沙山就是来自北方的狂风卷起的沙尘暴堆积起来的。

 鄱阳湖畔沙山

沙山中保存的炭化植物茎干显示沙山的年龄在10-2万年之间

十万年以来,由于地球处于寒冷的冰期,长江中下游水位与鄱阳湖水位大幅度下降,大片河湖滩地裸露,为风成沙丘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当强劲的北风受鄱阳湖北湖水道狭管效应的影响,卷起漫天黄沙就在鄱阳湖滨一带的老爷庙多宝山、松门山等鄱阳湖沿岸堆积了巨厚的沙子,形成了一个个海拔较低的小沙山。沙山上发育了一系列东北—西南向的沙垄,与冬季盛行的偏北风风向基本一致。

鄱阳湖沙山细小沙粒中发育的层理结构显示出沙山的风成特征

风力发电清洁能源

鄱阳湖风电场

随着老爷庙水域神秘面纱慢慢揭示,老爷庙地区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提醒过往船只留意天气变化,避免了沉船悲剧的重演;电力部门在松门山、多宝山一带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风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正源源不断的输出清洁的电力资源。

美丽的鄱阳湖不断的迎来越来越多的候鸟过冬迁徙,神秘的老爷庙热烈的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前来观光旅游。

(2022年地球科普作品大赛优秀作品)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凡
审核:梁   忠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