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简介:
“西岳”华山,地处陕西省东段的华阴市境内,山形陡峭峻拔,巍峨壮丽,号称“奇险天下第一山”。《水经注》载:“《山海经》曰:‘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 华山如立,唐代诗人张乔曾诗云:“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也难怪...
“西岳”华山,地处陕西省东段的华阴市境内,山形陡峭峻拔,巍峨壮丽,号称“奇险天下第一山”。《水经注》载:“《山海经》曰:‘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
华山如立,唐代诗人张乔曾诗云:“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也难怪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广为流传。然而真正让华山呈现如此风貌的,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华山(冯春 摄 ,图片来源: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华山的地质演化过程可以说是造化的神来之笔。
华山是一座断层山,是由于地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整个山脉处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交接地带,属于秦岭造山带。整个华山就是一块巨大、完整的花岗岩体,形成年代大约可追溯到太古代(约27亿年前)。
在距今6~10亿年前,随着地壳运动,变质岩隆起成一块东西狭长的陆地。到了约1.37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受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地球动力背景影响,这块狭长的地带再次发生强烈隆起,早期的挤压使得下地壳增厚,在向伸展机制转化的过程中,下地壳再强烈的减压增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大量炽热的酸性花岗岩上升侵入古华山片麻岩中,并遇冷凝固,形成了华山岩体。
约距今8000万年前,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持续影响,华山山脉持续隆升,北麓则发生下陷形成渭河盆地并持续凹陷,一高一低,使得华山奇峰突起。在不断抬升挤压的过程中,引起河流沟谷强烈下切,古老地层被破坏,华山花岗岩株出露,古老沧桑的片麻岩抗风化能力较差,出露于地表后,受到风化侵蚀更为严重,而相对年轻且坚硬的华山花岗岩则仍旧在风雨中屹立。由于华山岩株与周围的古老岩石接触面较陡,有些岩块沿垂直节理脱落下坠,而华山脚下近乎东西向断裂的活动,也在加剧岩块的崩落,形成了悬崖峭壁、石峰林立的柱状陡崖或绝壁。当垂直节理与岭脊走向一致时,则多形成锯齿状尖削的岭脊。若岩体沿着水平节理、层状节理风化则呈球形,层层剥落。
除了断裂活动,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开始,由于地球气候变化,包括华山在内的秦岭地区至少经历过两次以上的冰期,“五峰环峙,状若莲瓣”说明华山曾是大片冰川源区,在此聚集压实的冰雪形成冰川,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向低处运动,加之花岗岩本身具有垂直节理,在冰川和风化作用的双重加持下,华山被削切剥落成许多西峰那样的万仞绝壁。华山南峰绝顶的“天池”也是冰川刨蚀形成,许多景色壮观的瀑布也来源于冰川切割,由于主次冰川能量不同,在形成的U型主谷和次谷间往往出现悬谷,瀑布的落差由此而来。
可以说,现存华山的地质地貌特点,是数十亿年以来地球内部剧烈的抬升和崛起运动及漫长的流水侵蚀和外部风化作用的结果,华山的形成是地球自然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