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第15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市南沙区科考码头隆重举行
此次火种采集创下历史——它源自我国南海北部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创造了全球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采集“源火”的纪录。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开幕,届时,这簇象征科技与体育梦想的圣火,将在广东奥体中心主火炬塔上熊熊燃起。
“未来能源”可燃冰的成功采集,不仅是一次惊艳世界的创意,更是一场由国家尖端科技装备支撑的深海攻坚实战。
一、奇思妙想落地:如何从“深海采火”?
为实现“以天之光,引海之火”的构想,科技团队制定了一套精密的“深海采火”方案。整个过程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与“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协同完成。
在南海北部“海马冷泉区”,“海马”号潜入1522米深的海底。科研人员在科考船上对机械臂进行远程操控,使用特制的采集舱,精准收集到从冷泉口渗出的可燃冰及其伴生气。
“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开始下水作业
采集到足量可燃冰后,在专用装置内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的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上的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专用线缆直输海底。
最终,这缕来自天上的能量,在深海之底成功引燃了来自地层的甲烷气,实现了“水火相济”的壮丽奇观。“海马”号携带燃烧稳定的“源火”返回甲板面。
自研核心装置利用太阳能引燃甲烷气体获取“源火”
“源火”采集成功后,科研人员通过“海马”号在海底采集点位放置“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源火’采集点”永久基点定位标,纪念这次具有开创性的“源火”采集行动。
二、大国重器护航:深海攻坚的硬核保障
这场深海作业的成功,离不开一系列“国之重器”的强力支撑。
1、 “海马”号ROV:深海多面手
作为我国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是此次任务的核心执行者。它集成了特制的“源火”采集装置与自研的深海4K超高清摄像系统,不仅精准完成了采集与引燃任务,更将整个过程实时回传,记录了珍贵影像。
2、 “海洋地质二号”:高效海上平台
这艘多功能科考船为任务提供了稳定的海上作业平台。它具备强大的甲板作业能力和先进的指挥系统,是连接海面与海底的神经中枢,确保了整个行动流程的顺畅与高效。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南海北部海域“海马冷泉区”准备作业
3、 “梦想”号等船队:彰显综合实力
停泊在广州南沙科考码头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系列科考船,共同构成了我国经略深海的强大装备体系。这支涵盖钻探、勘查、探测等多种功能的“国家队”,是此次“深海采火”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
三、寓意深远:为何是可燃冰?
选择可燃冰作为“源火”来源,寓意深远。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能源。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绿色”办赛的理念高度契合。
此次全运会火种成功采集的背后,是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近30年的技术积淀。从可燃冰高精度勘探技术体系到“三相控制”开采理论,从“海马”号到完整的科考船队,这一切共同彰显了我国在深海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与强大实力。
这簇“深海之火”,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传递,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言: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向广阔的深海汲取照亮未来的能量。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