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的群山之间,一支地矿队伍正以“时间旅者”的姿态,拨开岩层的尘土,去追溯地球亿万年的演化史。他们不仅寻找过去,更是为人类的未来寻找答案。
近日,在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评审中,由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河北省1:5万青城(1/2)幅、路罗幅、马头店幅区域地质调查”和“河北省1:5万东窑沟幅、桃花堡幅、西合营幅区域地质调查”两个区调项目成果报告均获优秀评价。
在这两个项目中,区调院团队通过坚守与钻研,在一层层沉积之下,打开了地球尘封已久的古老记忆。
地质队员观察晚更新世柏草坪玄武岩柱状节理特征
最震撼的,莫过于青城项目发现了距今约27亿年的TTG片麻岩。所谓TTG片麻岩,被地质学家称为地球大陆最早的“胚胎”,其形成标志着原始大陆的诞生。它们不只是一块块石头,更是华北克拉通(克拉通即古老大陆核心)这块中国北方“地质脊梁”最初的根基。而这次发现,是对中国北方地壳演化链条的一次关键补全。
另外,该项目还厘定了晚更新世玄武岩喷发事件,精细解剖了拆离滑脱构造系,进一步揭示了岩浆活动与地壳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约27亿年前TTG片麻岩褶皱特征
在另一区域,东窑沟项目揭示出三条巨大的逆冲推覆构造带,识别出8个高压变质岩透镜体。这些发现表明,华北克拉通并非一成不变的“稳态大陆”,它经历过“破裂—拼合—再破裂”的剧烈演化过程。亿万年来,它被来自不同方向的构造力反复挤压与撕扯,塑造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北方地貌与资源分布格局。
“拆离滑脱构造系”之片理化构造带露头特征
同时,两个项目新发现的铜、铁、金红石、滑石等多处矿(化)点,以及8层膨润土层,为国家未来的资源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令人称道的是,区调院团队在方法上持续创新,引入遥感多波段数据分析与无人机航测技术,使地质成果可视化、数字化。
地质成果可视化、数字化
从太古代的岩石,到现代的科技手段,从地质构造的宏观演化,到矿产线索的微观刻画,这两项成果共同织出一张立体的“地球编年图”,不仅拓展了我们对华北克拉通构造命运的认知,也让更多人理解了区域地质调查的意义所在。
在地质队员眼中,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绝不平凡——它记录了大陆的诞生、撕裂与重塑,也记录了人类用知识与坚守所绘出的未来版图。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凡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