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野外金手指——灰岩种类一眼判断

上传时间:2025-04-17 10:44 来源:地质与钻探 作者:拙言123

简介:

一、颗粒-灰泥石灰岩含生粒灰泥石灰岩岩石   主要由微品(泥晶)方解石组成,含少量细小生物颗粒碎屑,如有孔虫、双壳和介形虫等。

一、颗粒-灰泥石灰岩
 
含生粒灰泥石灰岩岩石主要由微品(泥晶)方解石组成,含少量细小生物颗粒碎屑,如有孔虫、双壳和介形虫等。生粒带有明显搬运、分选特点。沉积环境能量很低,可能是潟湖中的较深水区沉积。
 
 
生粒质灰泥石灰岩岩石中微晶(泥晶)方解石含量很高,生粒含量较多,主要是腕足介形虫和海百合等,自形或半自形,中细砂粒级,分选较好。富含泥品说明是低能沉积环境。
灰泥质生粒石灰岩岩石中含大量珊瑚生物颗粒,粒度细到粗砂级,分选好。生物颗粒未经太强物理改造说明基本为原地生物,可能为远岸浅海环境。含灰泥生粒石灰岩颗粒支撑,含少量灰泥。生粒以类为主,自形,粒度中细砂级,分选好,可能为浅海低-高能环境。
 
二、亮晶颗粒石灰岩
 
岩石不含或极少灰泥基质,颗粒支撑,亮晶胶结物分布在内碎屑、生物颗粒、鲕粒、球粒等颗粒之间的孔隙内。亮晶颗粒石灰岩中的亮品胶结物常呈世代型胶结,粒间水最初沉淀的亮品方解石围绕颗粒呈栉壳状分布,形成第一世代胶结物;剩余粒间水继续沉淀,形成第二世代呈嵌晶粒状的亮晶胶结物。
 
 
三、生物格架石灰岩(生物礁灰岩)岩石
 
主要由原地生物(珊瑚等)骨骼及其群体生长所构成的骨架组成。在原地生物松散格架的阻挡和捕获作用下,大量灰泥陷落在生物格架之间可形成障积岩;由原地生物生长粘结捕获的碳酸盐细小颗粒和灰泥常形成层状的粘结岩;原地生长生物的坚固骨架之间充填颗粒和灰泥,可形成典型生态礁的格架岩。
 
 
 
四、白云岩
 
白云岩是主要由白云石组成的沉积碳酸盐岩。白云岩风化面上常布满方向杂乱的“刀砍纹”,较纯的白云岩多呈结品结构,少数呈鲕粒、内碎屑等结构很像相当的石灰岩。故石灰岩的结构分类,也基本上适用于白云岩。根据白云石的成因,有人把白云岩分为“原生”白云岩、交代白云岩和碎屑白云岩三种类型,而白云石的成因主要是交代的。
 
 
“原生”白云岩:品粒结构发育,常见泥晶、粉晶、细晶、中晶、粗晶白云岩。绝大多数白云石品体呈自形菱面体状,晶体之间常有品间溶孔。
交代白云岩:绝大多数白云石也呈自形菱面体状,但白云石菱形体常具环带或污浊核心等交代残余现象。
 
 
碎屑白云岩:自形或半自形菱面体状的白云石品体,常杂乱分布在灰泥基质中,或被泥质及其他物质包围,形成灰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