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简介:
与大洋钻探相比,大陆科学钻探起步较晚,大陆科学第一钻诞生在20世界70年代初,在前苏联科拉半岛。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在那里,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深部实验室(观测站)。德国于1987年进行了科学钻探,即举世...
与大洋钻探相比,大陆科学钻探起步较晚,大陆科学第一钻诞生在20世界70年代初,在前苏联科拉半岛。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在那里,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深部实验室(观测站)。德国于1987年进行了科学钻探,即举世闻名的 KTB 钻探项目,1996年,美国、德国、中国共同发起"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德国由于其大陆钻探项目KTB的成功,顺理成章地成为这次国际合作的带头者。1997年1月,中国正式加入了ICDP,成为该组织的理事国之一。
2001年6月25日,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始。截至目前,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几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如江苏东海科钻、青海湖科钻、台湾车笼埔断层科学钻探和松辽盆地科钻项目。
东海科钻: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深入地下5158米,这是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该工程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江苏东海科钻
青海湖科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获取高精度的东亚古环境记录,研究区域的气候、生态和构造演变及其与其他区域和全球古气候变化的关系。
青海湖科钻
台湾车笼埔断层深井钻探计划 (TCDP)是台湾车笼埔断层上进行的科学钻探工程。该计划于2004年开始实施,拟通过深达2000 m的钻探,获取台湾 1999年集集MW7.7地震深部断层带的岩心样本和流体观测资料,并通过一系列的深井探测和观测研究 , 分析车笼埔断裂产生剧烈错动的原因。
美丽的地球有讲不完的故事。奇妙的生命在这里不断的演化,留下一个个故事;地球内部巨大力量不断推动地球表面演化,也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宇宙之妙、地球之奇、生命之美,一直是人类充满幻想的探索目标。
但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时期,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生物群体灭绝事件,其中最有名就是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大灭绝,这为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而在生命进化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似乎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海陆变迁,研究地球已经成为一项关乎人类命运的重要使命。
自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已敲开“上天”的大门,人类在月球上也留下了脚印。自 1957 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 ,人类已对太空进行了无数次成功探索,旅行者1号卫星用了近26年时间飞出了我们的太阳系。人类已经不止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痕迹 。随着“蛟龙号”、“深海挑战者号”等深潜器的“下海”,洋底探测的极限深度也一次次被突破。“上九天揽月 , 下五洋捉鳖”已经成为现实 。然而比起上天、下海,人类“入地”之旅却由于坚硬地壳岩石的阻隔而困难重重。
天宫二号
蛟龙号
2006年8月18日在黑龙江省安达市成功实施了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2007年10 月20日松科一井科学钻探工程顺利完钻,在钻探工程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初步成果。松科二井于2014年4月开钻,2018年3月完钻,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实现了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重大突破,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松辽盆地科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