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保护地球 精彩地质”作品选登——野外趣事之五敖跟牛不是一个槽上的牲口

上传时间:2017-09-13 15:53 作者: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梁自兴

简介:

三国时,天水属陇西郡管辖,陇西即古人所谓陇山以西,现六盘山以西、秦岭以北、祁连山以南地区。天水处于曹魏与蜀汉争夺的战略要地,一段时期为蜀所有,后又为魏所夺,但多被魏占据。天水人口音中还留有古汉语及曹刘战争的迹痕。当地人称我为敖,偏北如...

三国时,天水属陇西郡管辖,陇西即古人所谓陇山以西,现六盘山以西、秦岭以北、祁连山以南地区。天水处于曹魏与蜀汉争夺的战略要地,一段时期为蜀所有,后又为魏所夺,但多被魏占据。天水人口音中还留有古汉语及曹刘战争的迹痕。当地人称我为敖,偏北如秦安等地人也叫曹,即曹魏之曹;称你为牛,即蜀汉之刘。按当地人的语言情感,近我而远你,分析该区域在魏治下时间长于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区润湿的气候,甘甜的水质滋润的人们,说话也如暖湿气候轻声轻语,尤其年轻女孩把我说成敖,把你说成牛,声音似从含着雪糕的舌尖吐出,轻柔平和而又亲切。可惜笔拙词少无法用语言尽其意道其美。

不出野外的日子,早晨我喜欢在就近的林间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瞧瞧林间秀丽景色。有时下午睡起来,一个人独自坐在花庙河里的大石头上,一只脚浸在太阳晒过略温的水里,让河水漫过脚面,清洌的河水缓缓地从脚面流过,一只脚搭在风拂雨淋干净的花岗岩石头上,或把脚上略有气味的袜子洗净晾在一边,感受轻轻的河风从脸额吹过。我一会抬头望望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看看青翠的山,就这么如石人一般与石为伴与水为邻,想着地球演化、成矿作用,思索历史变故,回味美好诗词,更多的是想家人,想心事。

离住地不远的观音村有个水磨,磨房建在比河道略高的阶地上,水从上游人工开挖的灌溉渠流下,以水流的重力及流速为动力推动大木盘带动石磨,其原理同兰州黄河上的水车。水磨四周建有栈道一般的木栏。守磨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美丽女子,留着两只乌黑的粗辫子,大眼睛,高个,北方女子健美中兼有南方女子的水灵妙趣,同行的小刘叫她水坊西施,我觉得叫水坊姑娘更合适。没活时,水坊西施就一个人立在磨房边的木栏上,看着清洌的河水出神,或望着成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发呆,一站就是半天。

水坊西施的爹是村上支书,家里建有一砖到底齐整的房院,家境殷实,在周边村子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富足人家。姑娘人长的俊,家境好,又有个能干的官爹,与时俱进的比方,在乡村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官二代、白富美。分队有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不出野外的日子里,我们几人就结伴到磨坊,与水坊西施漫无边际的在木栏干边聊天。看着她一手抓住粮食袋口,一手轻松地将整袋粮食架在石磨口,将磨过的面过筛,将白花花的面粉装进袋里,又齐整地码在墙角。一边看着,我就一边想起老家那些在门前唧唧喳喳是非短长一坐半天的懒婆娘。想象着我要是在老家娶这么个俊调勤快干练的媳妇,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我妈一定会乐得心花怒放,我也会在人前风光体面。不独我有想法,一块的小刘、小杨可能也有这想法,不过他们的心思我不知道而已。起初去西施家,西施的干部爹还挺客气,去的多了,老干部不知是忙,还是有不称心的念想,见了也是带理不理的。后来知趣,我们只在西施水坊闲浪闲谝了。

西施家门前不远处有一棵核桃树,核桃熟了的时节,我们就从树上栽一堆核桃,放在水磨边上,就地拣一块顺手的石头,在水边退掉青皮,砸开后几个人边谈天边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吃着清新油香的核桃,身边有温馨可人的美女陪着聊天,我觉得一天的日子就象河水一般流逝的飞快。期间有人调侃西施,看上我们当中的谁嫁给当媳妇。西施说她爹已将她许给了东山后头的一个后生。问后生人乍样,她说就是庄稼人,来过她家几回,是个忠厚人,说乡下人只要实诚勤快过日子就好。之后有人打浑说,地质队的人有文化,跟上去北道大地方去。西施接过话,说敖跟牛就不是一个槽上的牲口,敖是乡下的庄户人,没啥文化,靠地里的营生过活,牛是大学生,有前途,有一天找着金矿发了财当了大官,就把敖筛磨底下了,敖不高攀。

岁月如逝,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敖跟牛就不是一个槽上的牲口这句话却始终影响着我。试想当今社会上多少人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一生浑浑噩噩天地不醒。倒不如水坊姑娘清楚自己的身量,是那盘菜就上那桌,也不在乎萝卜土豆,是萝卜就凉伴生吃,是土豆就红烧牛肉,也不想着上豪堂大宴。凡事随缘,淡定平常。

知道了自己的斤两,就不会投错门,也不会栽跟头。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