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渝”里相“锶”》之“锶”来想去

上传时间:2025-08-20 10:50 来源:重庆地矿205

简介:

自然界中的锶循环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包含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锶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圈层中,比如在岩石、土壤、河流湖泊以及海水中。

自然界中的锶循环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包含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锶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圈层中,比如在岩石、土壤、河流湖泊以及海水中。锶在各圈层里生生不息地往复循环着。
 

自然界中的锶循环
 
在地下岩石圈内,随着地壳深部岩浆的逐渐冷却,锶会由分散状态逐渐地过渡为富集状态,它们再经过后期的热液改造,就可能在地下富集成锶矿,也可能随着火山喷发被排放到大气和海洋中。深埋在地下的锶矿体,在经历漫长的构造演化后,随着地层一起被抬升,沧海变桑田。锶矿体抬升到地表后,遭受雨水的冲刷剥蚀,锶被水携带进入土壤、河流、湖泊中。
有一部分锶则被动植物吸收进入体内,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开启了其在生命体内的循环。随着生命的结束,锶会再次回到土壤。
就这样,锶永不停息地循环流动着。
 
人体中的锶代谢
 
人体通过食物和饮水来摄取锶,经胃肠吸收后进入血液,锶便开启了它在人体内的循环。
 

锶在人体中的循环
 
锶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主要贮存在骨骼中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锶的排泄能力差别较大。幼儿时期,由于肾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儿童对锶的排泄能力低于成年人,因而儿童对锶的吸收效率高达90%。相反,老年人的排泄能力强,造成锶的吸收效率很低(仅有10%),因此老年人容易因长期缺锶而引发各种疾病。
进入人体内的锶,其总量的99%都存在于骨骼中,仅0.65%可以溶解于细胞外液中,但骨锶与血锶也是在不断地交换循环着,保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微妙的平衡,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锶:长寿的秘诀
 
经研究发现,锶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它与健康长寿息息相关。在人体内,如果个体质量为70kg,锶含量一般会达到280mg左右,其中含锶量最高的是骨骼,达到36~140mg/kg。
那么,含量微小的锶是怎样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呢?
科学研究表明,锶与细胞线粒体、心血管、骨骼、牙齿、神经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心血管方面,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机体摄入的钠离子浓度偏高,而易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栓等心血管疾病。锶能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增加对钠的排泄,进而防止各种心血管疾病,保障心血管循环畅通。
科学研究表明,饮用水中锶水平越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越高。锶能有效防止高血压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损伤、动脉硬化、退行性心脏病、全身性动脉硬化等疾病。
 

 

 
高盐易引发高血压
 
在骨骼和牙齿方面,锶参与了骨的形成,能促进骨的生长,抑制骨的重吸收,被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锶能减少龋齿,还能抵抗过敏,用于生产脱敏牙膏,给少数对牙膏过敏的人群带来福音。此外,锶还具有促进神经和肌肉的兴奋等功能。
锶,既舒了筋、活了血,又直了腰、吃得香,这就是它能促使人长寿的秘诀。
 
锶:骨骼的守护者
 
锶进入骨骼,主要有两种方式。
在新生的骨头中,锶离子被充满活性的成骨细胞快速吸收,并与骨样蛋白结合,成为骨的有机组成。在旧骨中,锶离子以慢渗入的方式,进入骨矿结晶的晶格中。
进入骨骼的锶,也是在不停地循环着,并非永久地贮存下来。其中,部分可溶性的锶会发生溶解,部分锶离子还会被钙离子替换,部分锶会被破骨细胞吸收。
 

进入骨骼中的锶
 
锶对骨骼的作用与其浓度大小密切相关。当体内锶离子浓度相对于钙离子浓度较高时,锶离子会替代骨骼中的钙离子,对骨的生长不利,会降低骨骼的强度,增加骨矿的溶解,可能引发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当体内锶离子和钙离子浓度都比较高且锶离子相对于钙离子浓度较低时,对骨骼有益,它能增加骨细胞的数量,刺激骨的形成,同时还能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预防钙的流失,提高骨的硬度和质量。
 

骨质疏松患者症状
 
总体上,我们体内总体呈“高锶高钙”的状态,对机体非常有益;若体内出现“高锶低钙”,则会对机体生理代谢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多种病理变化。
骨转移肿瘤的克星。放射性同位素89Sr是一种重要的骨转移治疗手段。89Sr进入人体后,到达骨转移病灶的部位,通过发射β射线照射杀死转移的肿瘤细胞,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骨转移病灶对89Sr的摄取是正常骨的2~25倍,89Sr进入骨转移病灶后能发挥集中、持久的杀伤作用。
预防骨质疏松。人体中锶的吸收方式与钙元素相似,主要沉积在骨骼内,这使得锶相对无害,它甚至还被用于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
 
饮水“锶”源
 
既然锶对人体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人体又该怎么摄取足够的锶呢?
通过食物摄取锶。含锶较高的食物包括小麦、大米、黄豆、山楂、黑枣、莴苣、黑芝麻、大蒜、胡萝卜等。此外,在传统中药中,黄连、蛤壳、蒲公英、虎杖、昆布、附子、赤芍、杜仲、忍冬(金银花)、甘草等的锶含量都较高。
 

 

 

黄豆、稻谷、小麦
 
 
 

 

 

胡萝卜、莴苣、山楂
 
通过饮水来摄取锶。喝含锶型天然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中,锶就是界限指标之一(含锶量0.2~2mg/L被认定为符合标准)。
由于我国很多地方的饮水中锶含量偏低(0.013~0.3mg/L),加上饮食结构不均匀等因素,部分人体内锶的摄取量不足,特别是孕妇、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缺锶,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忧。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喝含锶的矿泉水、富锶的茶水以及中药汤水等来弥补这个缺憾。
 

 

编辑:李苒苒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