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从仙丹到毒药:一颗被误解千年的“东方清水珠”

上传时间:2025-04-21 10:55 来源:河比省地矿局 作者:河北省地矿局

简介:

在浙南蜿蜒的海岸线上,一座被群山叠翠环抱的葫芦形盆地静卧东海之滨,这片形似天然玉葫芦的沃土,以占全球60%的明矾石储量为世人所知,更因千年不熄的采矾之火,赢得“世界矾都”的璀璨桂冠。

在浙南蜿蜒的海岸线上,一座被群山叠翠环抱的葫芦形盆地静卧东海之滨。这片形似天然玉葫芦的沃土,以占全球60%的明矾石储量为世人所知,更因千年不熄的采矾之火,赢得“世界矾都”的璀璨桂冠。
 
矾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时光倒溯至南宋末年,相传流民秦福携家眷避乱至此,见到垒灶的青石经雨水雕琢,竟析出晶莹的透明结晶。当秦福将误入口中的酸涩颗粒投入浊水,顷刻间竟化作清水。这被称作“清水珠”的奇物,在随后救治中暑幼子的意外中更显神奇,自此开启东方文明与明矾的千年羁绊。
 
明矾净水对比图
 
事实上,华夏先民早已在《齐民要术》中写出明矾与食物的关系。北魏面点师傅以“一矾二碱三盐”的秘方,让油条在油锅中舒展金甲;明代《天工开物》则记载黄河儿女用明矾涤荡浊流,将汩汩清泉引入千家万户。从青铜器铸造时的精密脱模,到丝绸织造时的完美固色,这颗“清水珠”始终在文明进程中流转生辉。
 
油条炸制蓬松过程
 
如今,明矾正以硫酸铝钾的形态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发挥作用。它让纤维缔结成雪白的宣纸,使油墨在新闻纸上展开清晰的字迹;在消防领域,它化作泡沫灭火剂的核心成分,用结晶水构筑隔绝氧气的屏障;制药车间里,它既是疫苗佐剂增强免疫应答,又作为止血剂凝固创口涌出的生命之泉。
然而,明矾的良好膨化作用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嗅到商机,为提升食品口感过量使用明矾,“毒包子”应运而生。铝离子被人体吸收后很难排出体外,会残留在人的大脑、骨骼、肝等处,微量的铝元素对人体影响不大,但过量摄入会引发潜在的健康风险,如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症及骨骼、肾脏受损等问题。
 
被曝光的加过量明矾的泡打粉
 
因此,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明确规定了硫酸铝钾(钾明矾)或硫酸铝铵(铵明矾)的使用范围。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发文规定,从2014年7月1日开始,馒头、发糕等面制品不得添加钾明矾和铵明矾。
标准规定的明矾使用范围
 
2016年9月1日,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曾经辉煌一时的“世界矾都”已摘掉矿业污染重地的帽子,转而保护、挖掘和展示工业文化遗产,向着绿色发展的目标蝶变。
 
“世界矾都”经历了绿色蝶变
 
从祛浊扬清的“清水珠”到戕害健康的“毒包子”,从重工业产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明矾的千年浮沉恰似文明演进的明镜。我们在GB2760标准中为其划定边界,这柄双刃剑折射的,或许正是文明进程中永恒的命题——如何在自然馈赠与人类欲望间求得平衡,让科技真正成为照拂众生的长明之灯。
 

 

编辑:张希阳

校对:张     

审核:陈   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