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爆出了什么?

上传时间:2024-04-30 09:00 来源: 一地地质文化 作者: 一地文化

简介:

经历了超过40亿年的漫漫长夜,5.4亿年前,地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寒武纪,    在距今约5.6亿至5.2亿年这不到地球历史1%的时间里,诞生了现今几乎所有动物门类的祖先,这些生物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演化,把寂静的海洋瞬间变成了热闹的动物园。

经历了超过40亿年的漫漫长夜,5.4亿年前,地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寒武纪。
 

 
在距今约5.6亿至5.2亿年这不到地球历史1%的时间里,诞生了现今几乎所有动物门类的祖先,这些生物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演化,把寂静的海洋瞬间变成了热闹的动物园。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历史上唯一一次动物门类大爆发,奠定了显生宙以来物种演化的基础,就连达尔文的进化论都难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究竟爆出了什么呢?
 
1. 节肢动物门——三叶虫(Trilobita)
 
三叶虫是寒武纪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所有史前动物中演化最成功和存在时间最长的,在地球上生存了近3.2亿年。目前,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大约有110万种,占动物总数的85%。后代:龙虾、马蹄蟹、蝴蝶、蜘蛛、蝎子、蚊子。
 

 
2. 软体动物门——内耶克虫(Nectocaris pteryx)
 
内耶克虫是已知最早的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动物,它们前无祖先,后无来者。软体动物是目前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约有10万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柔软而不分节。后代:章鱼、牡蛎、蜗牛、生蚝、扇贝、鹦鹉螺。
 

 
3. 腕足动物门——软舌螺(Hyolitha)
 
软舌螺在寒武纪早期出现。它们体型小巧,通常不到2厘米,贝壳薄弱,行动迟缓,被许多早期掠食者当成果腹的食物。腕足动物曾在古生代十分繁盛,现代已逐步衰退。后代:海豆芽。
 

 
4. 环节动物门——多刺加拿大虫(Canadia spinosa)
 
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中发现的多刺加拿大虫,生活在寒武纪中期,属于早期的多毛类环节动物。多刺加拿大虫已经具有和节肢动物截然不同的分节身体和附肢。后代:蚯蚓、蚂蟥。
 

 
5. 鳃曳动物门——奥托虫(Ottoia)
 
奥托虫是寒武纪数量庞大的古蠕虫类鳃曳动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兴旺的古蠕虫家族在与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的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仅剩下目前的鳃曳类残喘于高纬度地区的海底。后代:鳃曳虫。
 

 
6. 棘皮动物门——始海百合(Eocrinoidea)
 
始海百合是一类较为原始的棘皮动物,出现于寒武纪早期。具有萼、茎、腕及吸盘,其内脏均在萼内。萼由许多萼板组成,萼板间具有缝孔。茎有一定程度的柔韧性,用以支持身体。后代:海星、海胆、海参。
 

 
7. 叶足动物门——怪诞虫(Hallucigenia)
 
怪诞虫是寒武纪最奇怪的生物之一,它身长约1厘米,背上长着用来防御的刺,身体下方有两排肉足。怪诞虫有一对单眼,但估计其视力非常差,环状分布的带刺牙齿有助于它进食。后代:已灭绝。
 

 
8. 多孔动物门——皮拉尼海绵(Pirania sponge)
 
皮拉尼海绵存在于中寒武纪,它会依附海底生活,有非常独特的长尖的针状物从外壁伸出,长长的导管在海绵壁上穿孔,当有机物颗粒通过导管时,会被提取出来成为海绵的食物。后代:海绵。
 

 
9. 古杯动物门——古杯动物(Archaeocyatha)
 
古杯动物出现在寒武纪早期,目前地球上没有与之类似的生物。古杯动物是一种海生多细胞动物,有单体、群体或礁体,它们大多数固着在海底生活,有些类群也可能会移动。后代:已灭绝。
 

 
 
10. 脊索动物门——皮卡虫(Pikaia)
 
皮卡虫是最早为人所知的脊索动物。它的身长平均只有5厘米,头部很小,上面有两条触角,但没有眼睛。皮卡虫身体扁平,外形好似鳗鱼。谁也不会想到,如此平平无奇的生物将来能演化成为主宰地球的高等动物。后代:所有脊椎动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11. 半索动物门——笔石动物(Graptolithina)
 
笔石动物最早出现于寒武纪中期,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半索动物。半索动物最大的特征是位于背部的神经索以及口腔的口索,它们被认为是脊索动物和非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生物。后代:柱头虫。
 

 
12. 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中华先光海葵(Xianguangia sinica)
 
中华先光海葵是云南澄江动物群的标志性物种,被称为“寒武纪之花”。其身体形状与现代刺胞动物如海葵、珊瑚等相似,体型较小,长度一般小于3厘米,有18条触手。后代:珊瑚虫、水母、水螅、海葵。
 

 


 

编辑:郭俊丽
校对:张   凡
审核:梁   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