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煤山D剖面的“金钉子”双子星(一):二叠—三叠系界线“金钉子”

上传时间:2024-04-03 09:20 来源:地质文化创新研究院

简介:

中国浙江长兴县煤山D剖面作为二叠—三叠系“金钉子”,这条界线也是印度阶、下三叠统、三叠系、中生界的共同底界。煤山的这枚“金钉子”同时定义了界、系、统、 阶4个不同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而且它还与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变更事件和全球变化相关联。

距今约2.514亿年前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灭绝席卷了泛古大陆
 
一举消灭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
 
海中生物几乎全军覆没
 
如果说上期黄泥塘“金钉子”中提及的
 
奥陶-志留纪灭绝事件是一场浩劫
 
那么这场二叠—三叠纪大灭绝就是死神过境
 
一、身残志坚的微体古生物
 
二叠—三叠纪大灭绝带走了96%的海中生物
 
海洋从原本生机盎然的物种乐园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荒芜之地
 
剩下物种也只是苟延残喘
 
面对日渐艰难的生存环境
 
大部分的生物都选择了对自然法则低头
 

 
但是有那么一小部分生物却在夹缝之中
 
开始了它们不屈不挠的抗争
 
它们就是微体古生物
 
这些微体古生物大多数
 
个体微小,结构复杂,数量较多,栖息地较宽
 
正因这些特点它们才得以度过那段贫瘠的岁月
 

 
二、微体古生物与“金钉子”
 
2001年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金钉子”
 
成功定位中国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
 
定位成功与微体古生物形成的微体化石的发现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中䗴类动物化石和牙形类动物化石的发现
 
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䗴,又叫纺锤虫,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单细胞底栖动物
 
构造复杂,壳体很小,一般长5~10 毫米
 
盛金章院士等人根据䗴类微体化石
 
确定长兴灰岩是世界上层位最高的古生代地层
 
同时指出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是整合关系
 
牙形石是一种已经绝灭了的海洋生物微体化石
 
他们的形体微小,形态特殊,质地坚韧,数量众多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被国际公认为划分、对比地层最好的标准化石之一
 
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就确定于
 
中国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的第27c层之底
 
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微小欣德牙形石)初现点上
 
在煤山D剖面一种名为Clarkina wangi的牙形化石
 
首现面之上1.74m处
 
该化石种达到第一个高度丰富的阶段
 

 
一些有孔虫、腕足类、苔藓虫等微体化石的发现
 
也为 “金钉子”成功定位提供了一定的间接证据
 
中国浙江长兴县煤山D剖面作为
 
二叠—三叠系“金钉子”
 
这条界线也是印度阶、下三叠统、
 
三叠系、中生界的共同底界
 
煤山的这枚“金钉子”同时定义了
 
界、系、统、 阶4个不同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
 
而且它还与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变更事件
 
和全球变化相关联。
 

 
编辑:郭俊丽
校对:张   凡
审核:梁   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