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地学界的十二位女院士!

上传时间:2024-03-11 08:20 来源:桔灯勘探

简介:

一直以来,地学行业是男性居多的艰苦行业,所以,对从事地学研究的女性而言,面临的更是多方面的考验,但却有这样一群有魄力的女性,在地学领域取得了深厚的造诣。

一直以来,地学行业是男性居多的艰苦行业,所以,对从事地学研究的女性而言,面临的更是多方面的考验。但却有这样一群有魄力的女性,在地学领域取得了深厚的造诣。而地学界有多少位女性院士?你知道吗?
 

1.池际尚:岩石学家,院士当选时间:1980年


 
 
1917年6月25日生于湖北安陆。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和194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1月1日逝世。
 
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岩组学论文具有当时国际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负责山东等地区域地质调查及北京南口花岗岩科研工作,特别是山东金刚石原生矿的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论文,提出了我国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原则和方案,总结了各类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特征,对寻找金刚石原生矿有重要指导意义。80年代完成了获地质矿产部1989年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的成果“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编的《岩浆岩岩石学》和《费德洛夫法简明教程》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的最新成果。
 
2. 郝诒纯:地质学、古生物学家,院士当选时间:1980年
 

 
1920年9月1日生于湖北咸宁。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九三学社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6年清华大学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6月13日逝世。
 
长期致力于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科研和教学。
 
主持完成《松辽平原白垩-第三纪介形虫》、《西宁民河盆地中侏罗世-第三纪地层及介形虫、轮藻化石》、《塔里木盆地西部晚白垩世-第三纪地层及有孔虫》、《中国的白垩系》、《有孔虫》等重要著作。
 
开展微体古生物的古海洋学及海洋地质学研究,主持完成《冲绳海槽第四纪微体古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西沙北海槽第四纪微体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和《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微体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等专著。
 
3. 张弥曼:古脊椎动物学家,院士当选时间:1991年
 

 
1936年4月1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浙江嵊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
 
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82年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研究。对泥盆纪总鳍鱼类、肺鱼和陆生脊椎动物间关系研究的结果,对传统看法提出了疑问,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鱼化石研究中,探明了这一地质时期东亚鱼类区系演替规律,为探讨东亚真骨鱼类起源、演化和动物地理学提供了化石证据,提出对中国东部油田地层时代及沉积环境的看法,在学术上和实际应用上都有一定的价值。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 许志琴:构造地质学家,院士当选时间:1995年
 

 
1941年8月14日生于上海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973”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7年获法国蒙贝利埃大学构造地质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先将构造地质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定量分析运用在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研究中,厘定了我国50余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奠定了西部若干造山带变形构造体制的研究基础,1987年首次发现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矿物,在青藏高原碰撞动力学及造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最早在中国实施“大陆动力学”计划。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已于2005年竣工,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作为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5. 袁晴棠:石油化工专家,院士当选时间:1995年
 

 
河南省南召县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教授级高工。1994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乙烯裂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国内第一套30万吨/年大型乙烯生产装置(燕山)的设计和建设;主持开发裂解炉、复杂塔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模拟程序,完成了30万吨/年乙烯装置复用设计;主持开发成功CBL型新型裂解炉技术,CBL-Ⅰ、Ⅱ、Ⅲ、Ⅳ型裂解炉分别在齐鲁、吉化、辽化、抚顺和燕山石化公司工业应用,使自主开发的单台裂解炉能力达到6万吨/年;主持与国外公司合作开发大型裂解炉技术(单台能力10万吨/年),已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大型裂解炉达30台,为发展我国乙烯技术做出了贡献;主持完成了2020年我国石化工业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炼油化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中国石化企业技术咨询及重大石化投资项目的评估;组织制定并实施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展规划,组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为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重大科技开发任务,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推进石化工艺技术和设备、催化剂国产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6. 林学钰: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学家,院士当选时间:1997年
 

 
1937年3月6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福州。吉林大学教授。曾任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
 
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流模拟、预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建立了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在地下水污染机理和微生物治理地下水污染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代表作有Engineering Scheme of Geothermal Water Wells Development in Kaifeng Area,Henan,China、《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A Natural Gradient Field Tracer Test for Evaluation of Pollutant Transport Parameters in a Porous Medium Aquifers等。
 
7. 马瑾:构造地质与构造物理学家,院士当选时间:1997年
 

 
1934年11月27日生于江苏如皋。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野外调查、实验模拟及理论分析等方面研究构造变形的物理机制及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20世纪60年代研究褶皱构造应力场及其形成机制,并应用含油构造分析中。结合地震需求又转向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得到了断层几何与失稳类型及前兆特征的关系、断层物质类型与断层活动性状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的交叉影响等有价值的结果。围绕缝(断)块系统的变形与地震活动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板内地震过程的一些特点,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建立了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
 
代表作有《几种构造变形体的光弹性模拟实验研究》、《构造物理学概论》和《从断层中心论向块体中心论转变一论活动块体在地震活动中的作用》等。
 
8. 王颖: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院士当选时间:2001年
 
 

 
1935年2月24日生于河南潢川,籍贯辽宁康平。南京大学教授、地学院院长。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副博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具有地域特点的淤泥潮滩海岸、鼓丘海岸以及河海体系与大陆架沉积等方面研究并作出贡献。总结潮滩动力环境的沉积与生态模式,分析中、新生代淤泥粉砂岩沉积环境。从中国主要河流对大陆架的沉积作用深入到河海体系相互作用、沉积物搬运与陆源通量、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等研究,推动发展了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海岸海洋科学。将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与全球变化相结合,并应用于海岸建设。
 
代表作有Watar Resources Capacity,Regulation,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潮滩沉积环境与岩相对比研究》、《黄海陆架辐射沙脊群》和Drought in the Yellow River:an Environmental Threat to the Constal Zone等。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9. 郑守仪:海洋原生动物学家,院士当选时间:2001年
 

 
1931年5月生,广东中山人。1954年毕业于菲律宾东方大学,1956年回国。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有孔虫研究。60年代,合作完成浮游有孔虫分类与生态研究。70年代以来,进行底栖有孔虫研究,已描记15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现代种类1/4。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和生态特征,作为环境参数,为海洋生态学、生物地层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了使微小的有孔虫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科普教具,开创了有专利权的有孔虫属种宏观模型制作项目。
 
10. 周卫健:第四纪地质学家,院士当选时间:2009年
 

 
1953年3月23日生于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副所长、所长。
 
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9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及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古气候突变事件、10B环境示踪和14C年代学领域取得系统创新成果。
 
首先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以及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创造性地利用黄土10Be定量重建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为解决中国黄土10Be示踪环境的难题做出关键贡献。创建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近年来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平台。
 
曾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五项省部级一等奖和发明专利。
 
11. 黄小卫:有色金属冶金专家,院士当选时间:2017年
 

 
1962年1月29日出生于湖南临澧,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198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系,2008年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稀土冶金与材料研究、工程化开发与应用。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在40多家稀土企业应用。
 
主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60余篇。2014年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12. 底青云:应用地球物理学家,院士当选时间:2021

 

1964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市。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1990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面向油气、矿产等深部资源勘探需求,主要从事电磁法探测技术与方法、随钻测井技术与方法、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与方法等研究工作。聚焦地球复杂介质中电磁波传播路径及定量表征,揭示了极低频电磁波全空间波导传播机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固定源宽频带广覆盖的电磁法技术体系和高精度接收装备,实现了10公里级深度的地质体高精度电磁探测。作为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智能导钻”的总工程师,正带领团队攻关油气开发大斜度井/水平井随钻旋转地质导向“卡脖子”技术。
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202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5)、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2017)、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技奖(1998)、中国科学院“巾帼建功”等奖励(1999)。
 

 
编辑:郭俊丽
校对:张   凡
审核:梁   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征集
关于我们
分享